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4年第16期
编号:13124027
数字化塑形三维钛网早期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体会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8月15日 李文杰?贾天明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B44114.90±23.0415.89±2.9813045.2±3988.3 8.49±1.343(6.8)43(97.7)

    t/x2 8.40.4112.55.86.26.8

    P <0.05>0.05<0.05<0.05<0.05<0.05

    注:A组为采用手工塑形进行颅骨修补的患者的术后情况;B组为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进行颅骨修补的患者术后情况

    损的部位、范围、形状对钛网进行裁剪和压制钛网边缘要比骨窗远大出0.5~1cm。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,沿着原切口处切开头皮进行修补,采用双侧发际内额部冠状切口对于眉弓或者前额处的缺损进行修补。将皮肌瓣翻起以使缺损区骨缘得到充分暴露。修补过程中,将钛网盖于骨窗缘,再对其形状大小进行调整,使钛网和颅骨充分贴合。

    1.4.2 数字化三维塑形 在修补前对患者头颅进行CT扫描,运用表面阴影显示法对颅骨进行三维重建。根据三维重建数据用数控铣床对钛网进行无模具压制,钛网的裁剪需超过古缘0.5~1cm。将压制裁剪好的钛网进行消毒处理。接下来修补的方法与手工修补的方法相似。将一根引流导管置于患者的皮瓣下。修补后1~2d将患者的引流管拔除,9~12d后进行拆线。

    1.5 观察指标

    包括颅骨修补材料所需费用、修补手术进行时间、住院时间、钛钉用量、患者对塑形满意度及修补后并发症、不良反应、生物相容性。

    1.6 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采用SPSS17.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,计量资料用()表示,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手工塑形组和数字化三维塑形组颅骨修补情况比较

    数字化三维塑形组的手术时间、钛钉用量、修补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工塑形组(P<0.05);数字化三维塑形组的整形满意度高于手工塑形组(P<0.05)。但是在材料费用方面,数字化三维塑形组的材料费用高于手工塑形组(P<0.05)。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则并无很大差异(P>0.05)。见表1。

    2.2 两组患者修补后并发症、修补满意度、生物相容性的比较

    2.2.1 手工塑形组 手工塑形组在修补后并发症情况的调查中,3例患者在修补手术后出现了感染的现象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